游在升钟湖 风景名胜 查看内容

木兰庙

木兰庙位于阆中市木兰镇,为纪念蜀中花木兰韩娥所建,庙后有韩娥坟墓,又称孝女坟。据明刘惟德著《韩木兰传》载:木兰姓韩、原名娥,四川阆中木兰乡人,生卒年不详,12岁时正值元末农民起义峰活,遂女扮男装改名韩天 ...


木兰祠又名木兰庙,位于升钟湖以东的阆中市木兰镇高乾山下,距升钟湖17公里,为当地百姓纪念蜀中“花木兰”韩所而建,为南充市级文保单位

木兰祠 据有史可查资料记载,修建于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19世纪70年代),1996年在原址重建。红砖青瓦,祠堂前大门旁有石碑刻“阆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木兰墓”。走进木兰祠,祠堂门口左塑韩牵马、右塑韩骑马雕像,祠堂韩右手托剑正坐,左右侍女持刀而立,座像旁石碑上面有“木兰孝女简介”。

孝女坟 位于木兰祠后,墓高约2米,长约5米,坟前原有石栏、拜台和3米多高的镂空楼阁形的碑楼,墓碑上刻有阆中花木兰详尽记载了韩娥的生平始末当地人有感于韩娥忠孝两全的事迹,将其墓称为“孝女坟”。1960年,群众在苕时,在孝女坟处挖出一对雌雄剑孝女坟是韩娥的衣冠冢。现有半截石碑收藏在木兰祠内,“阆中花木兰生于老乾山下,葬于钟鼓楼前,孝烈千古,孰能记焉。”碑文已经不太清楚。

木兰庙 位于高乾山腰,此庙原在木兰场上,上世纪70年代初被毁。2004年,当地人筹资重建于现在的位置。山门上书“巾帼英雄”,庙内塑骑马像、韩简介石碑、画像,大殿上木兰庙字。

 

韩娥,阆中木兰人,生于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

韩娥3岁丧父,7岁亡母,从小寄养在成都度缘桥叔父韩立家。12岁时,正值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叔父将她女扮男装。不久,韩娥被元军掳去当了一名马夫。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十二月,徐寿辉部将明玉珍攻克重庆、成都,占领全蜀,韩娥参加明玉珍部王起岩率领的义军,改名“韩关保”,因长得眉清目秀被王部将罗甲收为义子。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徐寿辉为部将陈友谅杀害,明玉珍称陇蜀王。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又称帝于重庆,国号“大夏”,改元“天统”。次年,明玉珍进军云南,韩娥亦从王起岩、罗甲远征。回川后,韩娥仍随王、罗驻防叙南。她在军中举止谨慎,态度严肃,晚睡早起,从不卸衣甲,说是以军务为重。她对罗甲十分恭顺,办事得力,深受罗甲喜爱,待如亲子,常常当众夸奖她精明能干,并亲自为她主办婚娶。她不敢不从,婚后异榻而眠,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妻子”和“岳父母”皆指责其不义。

韩娥随军驻防宜宾时,一次,韩娥随同王起岩到成都办事,到东城度缘桥遇见叔父母,俩老已认不出韩娥。韩娥指着头上的刀疤为证,叔父母才认出她来。于是叔父母向义军首领讲出侄女女扮男装实情。此事在军中传开后,大家十分惊讶,纷纷感叹“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时,韩娥才脱去戎服,再换红装。此事传闻到朝庭,同年九月,大夏朝廷下令表彰韩娥为“贞烈”。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其叔父母将韩娥嫁于新都马复宗为妻,后生下了一男一女。

后人在韩娥家乡保宁老乾山建木兰庙(在今阆中市木兰镇),其子在新都南关外赤岸山建木兰寺,以纪念这位蜀中“花木兰”,赤岸山因此改名为木兰山

 

《明史·烈女传》记载,贞女韩氏,保宁人。元末明玉珍据蜀,贞女虑见掠,伪为男子服,混迹民间。既而被驱入伍,转战七年,人莫知其处女也。后从玉珍破云南还,遇其叔父赎归成都,始改装而行,同时从军者莫不惊异。洪武四年嫁为尹氏妇。成都人以韩贞女称。

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御史刘维德奉命巡视川西蜀地在成都听韩娥的传奇故事深受感动,撰写《韩娥传》,杨升庵收入《全蜀艺文志》,于嘉靖年间刻印发行,从此这一故事广为传颂。

清咸丰年间出版的《阆中县志》记载了韩娥的事迹。据载,韩娥加入农民起义军,后来认明玉珍的部将罗甲为义父。在四川、云南两地与元军作战,其英勇令元军闻风丧胆。韩娥脱去戎装后,经叔父做主,嫁给新都戊士马复宗,生有一男二女

1962815日,《四川日报》发表《四川花木兰——韩娥》,让淹没于史海中的韩娥浮出水面

1996年木兰祠重建。

20004月,中国邮政在阆中首发《木兰从军》邮票

20009月重建木兰庙。

2011年,长篇传记小说《韩娥传》出版

在巴蜀高乾山上,有位木兰姑娘……”20133月,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乡村旅游歌曲大赛中,一曲《木兰姑娘》让韩娥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201511月,新都区木兰镇与阆中市木兰镇缔结友好乡镇。

2019年,《蜀中花木兰·韩娥传奇》出版。

2022年4月重新整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 邀请
上一篇:石门山
下一篇:升钟寺起义纪念馆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